阵痛!干脆来得更早些吧

时间:2019-06-12 21:12:00来源:作者:点击:

导读:
扫描关注公众号

  5种情况需催生

  1、过期妊娠

  妊娠达到或超过42周(即超过预产期2周)称为过期妊娠。妊娠过期会使胎盘老化,从而使绒毛间隙血流量明显下降,形成梗塞,进一步使血流量减少,供应给胎儿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减少,使胎儿不再继续生长。同时羊水量也会减少,严重时胎儿可因缺氧窒息而死亡。

  2、早期破水

  破水可能会导致子宫腔的感染或胎儿缺氧。通常破水后会引起子宫收缩,如果胎儿已成熟,破水后24小时还没有阵痛,就需要催生了。

  3、胎儿过大

  如果胎儿过大,容易发生难产、肩难产的情况,因此最好催生。

  4、妊娠毒血症

  有妊娠毒血症的孕妈妈往往有高血压合并有水肿或蛋白尿,此症可能会造成母亲癫痫、中风、器官衰竭,胎儿通常发育迟缓,也可能发生胎儿窘迫或死亡。妊娠毒血症只有产后才能改善,所以一旦胎儿成熟后,就可以实施催生。

  5、孕妇要求

  有些孕妈妈在怀孕后期非常不舒服而自己提出催生的要求。或者因为一些其他的原因,孕妈妈想早些把孩子生下来(比如很多干禧宝宝都选择在1月1号出生)。

  是否需要催生,最终应该由医生来决定。而且,不论是因为那种情况需要催生,首先必须要确定怀孕的周数和胎儿的发育程度。

  3类方法提前阵痛

  如果孕妈妈确实需要催生了,可以用以下3类方法让阵痛来得更早一些。

  运动催生

  准妈妈加强运动能促使胎儿入盆,同时还能锻炼盆底肌肉,增加产力。不过,出门运动的时候最好能找个“保镖”,以防发生“紧急情况”。

  散步

  散步可以帮助胎儿下降入盆,松弛骨盆韧带,为分娩做准备。散步时妈妈最好边走动,边按摩,边和宝宝交谈。散步可分早晚两次安排,每次30分钟左右,也可早中晚3次,每次20分钟。散步最好选择环境清幽的地方,周围不要有污染物,不要在公路边散步。

  体操

  产前体操在国外非常流行,体操不但可以促使胎头人盆,而且可以增加骨盆底肌肉的韧、生和弹性。

  小马步:手扶桌沿,双脚平稳站立,慢慢弯曲膝盖,骨盆下移,丽腿膝盖自然分开直到完全曲屈。接着,慢慢站起,用脚力往上蹬,直到双腿及骨盆皆直立为止,重复数次。

  划腿运动:手扶椅背,右腿固定,左腿划圈,做毕还原,换腿继续做,早晚各做5-6次。

  腰部运动:手扶椅背,缓缓吸气,同时手臂用力,脚尖踮起,腰部挺直,使下腹部紧靠椅背,然后慢慢呼气,手臂放松,脚还原,早晚各做5-6次。

  骨盆运动:双手双膝着地,吸气弓背,吐气,同时抬头,上半身尽量往上抬,反复10次。

  阴道肌肉运动:仰卧,慢慢收缩阴道肌肉,同时往上收臀部,数到5后慢慢地落下,反复10次。

  爬楼梯

  很多医生会对已经过了预产期却还没有动静的准妈妈说:“去爬楼梯吧!”没错,爬楼梯可以锻炼大腿和臀部的肌肉群,并帮助胎儿入盆,使第一产程尽快到来。平时妈妈可在住处爬爬单元楼内的楼梯,午后可找个小山包走走。如果觉得累的话要及时休息,下楼梯时要留心脚下,注意安全。

  饮食催生

  临产时食用以下两款粥食,能使孕妈妈更加顺利地分娩,不但加快了产程,也减少了妈妈的痛苦。

  空心菜粥

  原料:空心菜,糙米、精盐少许,清水适量。

  制作:在锅内放入适量清水、糙米,煮至粥将成时,加人空心菜、精盐,再继续煮至粥成。

  效用清热,凉血,利尿。孕妈妈临产时食用,能滑胎易产。

  冬苋莱粥

  原料:冬苋菜、糙米,精盐少许,清水适量。

  制作:在锅内放入适量清水、糙米,煮至粥将成时,加入冬苋菜、精盐,再旺火煮沸即成。

  效用:清热,滑窍,顺胎产。

  TIP:孕妈妈要注意的是,这两款粥在孕期不宜食用,以防流产。

  药物催生

  如果其他方法不能使孕妈妈提早感到阵痛,那么只好用药物催产了。在使用催产素催产前,孕妈妈必须要接受一系列的检查和监测,来评估胎儿状况和胎盘功能。

  过期妊娠的B超检查,主要有下面几个关键指数:胎盘成熟度、羊水量、胎儿大小、脐带血流速度。医生可根据检查结果决定是否需要给准妈妈使用催产素。

  有经验的产利医师,可通过准妈妈宫颈指诊来评估子宫颈成熟度(子宫颈的柔软度和子宫外口的扩张度),进而考虑是否需要接受催生处理。

  辣妈爱心提示

  在开始催生之前,准妈妈最好能禁食数个小时,让胃中食物排空,因为在催生的过程中,有些准妈妈会有呕吐的现象:另一方面,在催生的过程中也常会因急性胎儿窘迫而必须施行剖腹产手术,而排空的胃有利于减少麻醉的呕吐反应。

(责任编辑:周奕桦)

点击进入精彩育儿频道!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标签

孕晚期 分娩 待产

宝宝咪呀健康网

Copyright © 2012-2020 宝宝咪呀健康网 版权所有赣ICP备18009975号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友情链接:
健康养生网
叶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