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财商?有招可寻!不同年龄不同方法!

时间:2019-06-29 14:38:00来源:作者:点击:

导读:
扫描关注公众号
过节的时候,小朋友们都会在一轮又一轮的团圆饭上收到来自长辈们的压岁钱。小时候的悠悠妈只在收钱的那一刻见过压岁钱,之后就完全落入我妈的荷包再也不见踪影……现在的父母不再像我们那一代的父母那么专制独裁,大家都意识到要民主要平等,把孩子当独立的人看待,所以在压岁钱这个问题上,很多年轻父母也开始思考新的对待策略。

然而,很多家长一说到财商教育,就以为是教孩子理财投资,其实那是最后一步,10岁以前的孩子基本不可能理解理财投资是什么意思。对财商不够成熟的孩子直接跳到最后一步,效果就和跟两岁多的孩子谈哲学差不多。
与习得其他任何一种能力一样,在教孩子理财之前,我们先要结合孩子的年龄及发展规律,对孩子进行适当的财商启蒙。

一、给予孩子支配压岁钱的权利

孩子收到的压岁钱就是孩子的,一定要尊重孩子的财产权。不要对孩子说:你的就是我的,我帮你把钱存起来,我帮你理财赚利息!

这样说实在是太扫兴,把孩子刚收到红包的喜悦之情一下子打消了。我们要平等对待孩子的权利:你的就是你的,妈妈不会擅自拿你的钱,你有权自己决定怎么花这笔钱。

很多中国家长受不了让孩子自己决定怎么花钱,担心孩子大手大脚乱买东西,把辛辛苦苦挣来的钱浪费了。中国父母总想着怎么不让孩子走弯路,抱着“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的心态,急于帮孩子把路都铺平,该扫清的障碍全部扫清,替孩子做“最正确”的决定,为孩子做主,避免让孩子犯错。

事实上,这么做并不能帮助孩子成长为一个负责人、有担当的人。这些以爱的名义过度保护孩子的父母,是在培养一辈子都不断奶的巨婴。一个人最快的成长方式就是,给TA机会自己做决定,并对自己的决定负责。无疑孩子一开始会犯错误,但只要父母坚定地让孩子体验自然结果,TA将会从自己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和经验——警告孩子100次可能的后果,真的不如放手让TA体验一次承担后果到底是什么滋味。不给孩子犯错的机会,TA永远也学不会自己做决定。

让孩子决定怎么花压岁钱,TA才能真正发展出对钱、对数字、对收支平衡的概念。别担心孩子浪费了钱。如果现在能让孩子通过浪费几百块学到教训,建立起正确的金钱观,那绝对是值得的。从小不给孩子机会练习,长大了赚钱后大手大脚花钱,甚至挥霍父母的血汗钱,那浪费的可不止是几百上千这样的小数目哦。

二、从几岁开始让孩子自己支配?

这个要根据孩子的财商成熟度来决定,因人而异。压岁钱与零花钱有本质的区别。
零花钱是小额的,由父母定期给予孩子,间隔时间和金额都能很好地得到控制,被浪费的风险极小,即使孩子把一星期的零花钱全用来买巧克力了,父母也不会觉得心疼。

压岁钱则不一样,在短短的几天内收到一大笔钱,孩子有一年的时间跨度去支配这笔钱,这非常考验孩子管理钱的能力——包括长远规划、自我控制、延迟满足、做出消费选择、比较价格等等高级能力。这些能力一般在六岁左右才会发展出来。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在孩子拥有这些能力之前,我们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将他们的压岁钱占为己有!

三、不同年龄有不同方法

悠悠妈上面提到的那些管理钱的能力并不是到了六岁就会自动拥有的,能力的形成是个连续的过程,需要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就不断对TA进行财商启蒙,为将来获得压岁钱的支配权做好准备工作。

收获压岁钱就是对孩子进行财商启蒙非常好的契机,家长们一定不能错过这个好机会。

2.5-5岁

帮助孩子对金钱、数字、价格形成概念。想让孩子自己支配压岁钱,首先TA得明白钱是什么?钱是怎么来的?钱可以用来干什么?

对两岁半至五岁的孩子,我们可以在收压岁钱的时候向孩子解释压岁钱是什么,可以用来干什么,明确告诉TA,这些钱是长辈送给TA的礼物,妈妈会暂时替TA保管,不过TA有需要的时候可以告诉妈妈,我们可以用压岁钱来买TA喜欢的东西。

两岁多的孩子,父母可以在带孩子去商店买玩具或衣服的时候,让孩子自己付钱,让TA体验用钱换商品的概念,并告诉孩子这是用某某给的压岁钱买的,赋予孩子支配感。

三岁后父母可以把压岁钱以零花钱的形式返还给孩子,孩子对零花钱有绝对的支配权。发放零花钱的间隔时间应该随着孩子的自控力和规划能力的提高而逐渐增加,比如可以一开始是每周给10块,三岁半增加到每两周给20块,四岁增加至每个月50块,五岁每季度200块等等,目的是通过逐渐拉大时间间隔帮助孩子一步一步过渡到自我管理——这是财商教育中非常关键的部分,让孩子自我管理,而不是父母严格控制孩子!拉大时间间隔就是为了给孩子主动支配的空间,如果没了这个自由,孩子只是被动地接受父母对TA零花钱的安排,那是达不到财商教育的目的的。

6-10岁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宝宝咪呀健康网

Copyright © 2012-2020 宝宝咪呀健康网 版权所有赣ICP备18009975号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友情链接:
健康养生网
叶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