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的这10个习惯,对孩子受益终生

时间:2019-08-04 18:01:00来源:作者:点击:

导读:
扫描关注公众号

现在又是一个新的学期了,那些不得不陪孩子写作业的家长也开始发怵了,下面小编要分享的是新学期的这10个习惯,对孩子受益终生。

如洋洋妈,这两天陪洋洋写寒假作业,孩子拖拉、注意力不集中、频繁上厕所,让她气不打一处来。

在她忍无可忍后的怒骂爆发中,洋洋一边哭一边写。

她说:这马上开学了,想到要陪她写大半年的作业,死的心都有。

其实,要娇妈说,这种陪还不如不陪。

我们陪孩子写作业的目的,从来都不是简单地让孩子快速完成作业这件事。

而是希望通过家长陪伴引导,让孩子逐渐掌握学习方法;养成专注习惯;懂得时间管理等。

然而,很多家长却忽略学习习惯的养成,反而纠结于孩子做题做得对不对,考试成绩好不好,做题速度快不快,结果焦虑上火,轻则对孩子冷眼相待,重则打骂侮辱。

殊不知,在陪孩子学习过程中,传达观念比灌输知识重要,养成习惯比一味陪伴更重要。

教育家孙云晓也曾说过:训子千遍,不如养成好习惯!

的确,好的习惯绝对是成功的前提,会让孩子一生受益。

那么,在孩子学习生活中,我们最需要有意识地去培养他哪些习惯,让他成为学习自觉的优等生呢?

1.守时习惯

有句话说:守时的人不一定优秀,但优秀的人一定很守时。

往往在学生时代就常常迟到的人,在成年后进入职场往往也总是迟到和踩点。

如果父母从小对孩子上学迟到这件事没有重视,就会让孩子在成长中逐渐丧失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

在当今这个重视时间观念的社会,守时不仅体现出一个人的观念,更能体现出这个人的道德修养。

所以,一定要从小就给孩子灌输守时的观念,养成不迟到的好习惯。

2.规划习惯

人是有惰性的。这是人性的弱点之一,常常会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和理由。

因此,引导孩子培养制定学习生活规划的习惯,不仅可以促使孩子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排除干扰和困难,提高学习效率,劳逸结合。还能在无形中锻炼孩子的意志力以及获取自信心。

3.预习习惯

很多孩子没有提前预习功课的习惯,结果在上课的时候听不懂,就会开始走神,以致整节课都恍恍惚惚。

学习这件事,唯有先了解其梗概,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掌握听课的主动权。

所以,家长一定要培养孩子提前预习功课的习惯,方能让孩子的学习事半功倍。

4.复习习惯

俗话说:温故而知新。

学习过的东西通过复习不但能巩固基础知识,还能在复习中重新得到新的理解和认知。

有生理学家研究发现,一天之内有四个学习的高效期,利用高效期进行复习,更容易掌握、消化和巩固知识。

  • 第一高效期:清晨起床一小时内;

  • 第二高效期:上午8点到10点;

  • 第三高效期:下午6点到8点;

  • 第四高效期:入睡前一小时;

  • 5.分享习惯

    边学习边分享,把学到的东西用自己的理解和话语去总结并教给别人,是一种极为高效且能获益良多的学习方法。

    美国缅因州国家训练实验室提出的学习金字塔中曾指出,单纯通过听讲、阅读等学习方式学到的内容只能保留5%-10%,而通过“马上应用/教给别人”能记住90%,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学到的知识。

    所以,不要再觉得学习是一件很私人的事,要鼓励孩子去和同学交流分享。

    6.归纳总结习惯

    知识越学越多,联系的事物越来越多,如果没有定期归纳总结的习惯,就会导致学了这忘了那,甚至因为无法理解知识点的逻辑关系而听不懂,对学习丧失信心。

    唯有定期归纳,建立结构图,梳理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才能达到透彻和永久记忆。

    建议一周一总结。

    7.收集错题习惯

    当过学生的人都知道,一旦在某道题上犯错,往往就会被不断栽在这道类题上。

    很多家长或学生理解为:这是粗心。

    其实,这是对背后知识点的疏漏。

    建立错题收集本,及时登记错题的好处是——

  • 弥补自身知识缺陷;

  • 消除同题再错的可能;

  • 消除类题再错的可能;

  • 巩固完善知识体系;

  • 8.锻炼习惯

    很多学生,特别是高中生,基本放弃体育课,恨不得争分夺秒学习。甚至有些家长老师都认可这种做法。

    殊不知,英国一项新研究发现,适度的体育运动能对大脑产生有益的刺激作用,增强人的记忆力和专注力。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

    在孩子学习奋斗的同时,家长老师应合理引导孩子进行足够的体育锻炼,这不仅有助于他们的身体健康发育,更能让他们获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9.阅读习惯

    茨威格说,书籍是任何一种知识的基础,是任何一门学科的基础的基础。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宝宝咪呀健康网

    Copyright © 2012-2020 宝宝咪呀健康网 版权所有赣ICP备18009975号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友情链接:
    健康养生网
    叶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