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愿说

时间:2019-08-15 18:16:00来源:作者:点击:

导读:
扫描关注公众号

前几天和俩朋友结伴带娃去上海迪士尼,五岁的六六带着四岁的两个弟弟妹妹。原本美好的旅行,俩朋友却被娃折磨的要崩溃:干净不干净的到处摸,能碰不能碰的非要碰,吃饭不咽就在嘴里含着,有勺子不用抓的两手都是油,眼瞅快误机了就是磨磨蹭蹭不快走,让他慢走看路的时候又欢脱的像个兔子……每天要和孩子说好多好多话,说的口水都干了,可还是感觉没啥用。在这种对比下,我和六六的沟通,显得有效轻松多了。

晚上把孩子们哄睡后,世界终于安静了。几个女人坐在一起聊天儿,自然的聊到了这个问题。

每天说了那么多的“不对”“不能”“不可以”,孩子们却总是选择性的装失聪,这是为什么呢?她们找我讨教经验,问六六是不是一直都那么好沟通。

说真的,没有孩子时刻是天使。虽然六六一直算比较好带的孩子,但也有段时间看起来很不可理喻。去年八月份带她去北欧时,她就处于非常难沟通的阶段,给她指令她当没听见,明明看起来不高兴,却都憋着不说。

发现问题后,我自己先进行了一系列调整,逐渐恢复了和六六的有效沟通。吃着小龙虾的时候,把自己的一些小经验分享给了那俩朋友,而在随后的实践中,她们都认为是有效的。

所以,今儿也跟大家聊聊。

怎样说,孩子才会听?

1

不要用说教和长篇大论,

越简短越容易让孩子理解和接受

一张口就刹不住车,讲道理、同理心,全都用尽了,这种“耐下性子的共情”却成了家长和孩子沟通过程中最容易犯的错误。

为什么呢?因为信息量太大,孩子的专注点原本就不在你的话上,反而会在你“不允许”的那些事情上。对他而说,篇幅越大的语句,越难引起他的注意,反而更像是节奏平和的背景音乐。

这也就是好多家长觉得“我温和的说了很多道理,孩子却跟听不到一样”的原因。

如果是说教,再加上脾气暴躁,那就更糟。小孩子也是有脾气的,可别低估了他的逆反心。

在迪士尼的皇家宴会厅吃饭,朋友家儿子总是忽然发出大分贝的尖叫声,并以此为乐趣。

餐厅是比较安静的,这么一来,难免引来周围客人的各种侧目。

估计这样的情景不是一次两次了,朋友刚开始很平和但语速很快的跟儿子摆事实讲道理,流畅的像背书一样,可孩子却完全无视。

朋友怒气上来了,虽刻意压低分贝也难掩暴躁的对儿子吼了几句,这下孩子更来劲了,嗷嗷的故意大叫起来。

正当事态有些难以控制的时候,我尝试了一个举动。

“嘘。”

伸出食指放在嘴边,依次对着吵闹的男孩、六六,和另外一个小朋友做出这个表示安静的动作。

小孩子都有很强烈的模仿愿望,在另外两个小朋友很自然的随我一起做起这个动作之后,小男孩愣了一下,也伸出食指轻轻说,“嘘”。

“对呀,餐厅很安静,不能吵闹,因为会吵到别人,不礼貌。”

趁着小男孩安静的空,我用缓慢却有重音的语调,跟他说出了这句话。

告诉他“不能吵闹”,因为“不礼貌”。

“你们都是懂礼貌的好孩子,对吗?”

孩子们都在点头,我想,小男孩听懂了话里的“重点”。

总结:对孩子说话,情绪平和还不够,简短、有节奏、有重点,孩子才更容易听。

2

给直接的指令

而非不要做什么,别做什么

曾经看到过一些观点,说管教孩子时,不要用指令句式,要多用商量询问的疑问句。但我在一个美国T2H3的管教课程里,看到了完全相反的说法,并且在我们的实践中,直接指令是更有效的。

如果孩子在地上坐着时,你跟他说“别坐地上,裙子都脏了!”或者“不要坐在地上好吗?裙子会弄脏的呀!”这些都不是最好的表达,因为对于孩子尤其是小宝宝而言,他们接受到的信息重点首先是坐地上,这是不利于他们正确理解指令的;而对于大些的宝宝而言,疑问句后如果孩子回答是“不好”,家长又该怎么做呢?而经历过T2阶段的家长都知道“不好”“不要”这些回答,实在不要太常见了。

跟孩子下指令时,最适合的表达,应该是直接告诉孩子该怎么做。

比如“你坐到沙发上去”

“咱们快走两句,该迟到赶不上飞机了~”

总结:以最直接的表达,让孩子知道正确的做法是什么,更方便他们理解指令。

有些家长会说了,下直接指令没有用啊,孩子不听怎么办?

当指令无效时,就到了咱们要讲的第三点。

3

注意沟通的技巧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宝宝咪呀健康网

Copyright © 2012-2020 宝宝咪呀健康网 版权所有赣ICP备18009975号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友情链接:
健康养生网
叶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