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与字的意义

时间:2019-09-16 20:50:00来源:作者:点击:

导读:
扫描关注公众号

古代名与字的意义

        古代人名和字是单独分开的,不像我们现在人,叫王涛,就叫只王涛这一个名字,古代人的名与字都是他的名字。我们熟悉的文人,名叫唐寅,字伯虎,所以又叫唐伯虎。比如李白,字太白,所以我们也知道他叫李太白。下面跟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古代人的名与字的意义。

1名与字意义相同

        加衬字。加衬字所形成的表字表面看来是二字“字”,实则为一字“字”,因为衬字无实际意义,它附加在名中正字的前后以起到使名字的语音、声调、节奏更加和谐充实、完整动听的作用。充当衬字的通常有语助词,如“太”、“之”、“维”,例:李白,字太白;杜牧,字牧之;孔子:子姓,以孔为氏,名丘,字仲尼.家中排行第二的意思;曹利用,字用之;王祯,字维祯等;数词,例:侯景,字万景;顾锡畴,字九畴;林鹗,字一鹗等;人称代词,例:辛庆之,字余庆;杨砺,字汝砺;张弼,字汝弼等。

        添敬语,在礼仪之邦的古代中国,以什么名字称呼别人以表尊重与自重,不仅反映着相互的辈分、等级、身份、轻慢关系,同时也能体现一个人的文化素养、礼节、礼貌、道德观念等方面的人格水准。所以在名字中经常添加表示尊敬与敬重的词语,比如“子”、“长”、“父”、“甫”、“生”、“君”、“士”等。例:欧阳重,字子重;硃据,字子据;裴宽,字长宽;王述,字长述;王叔承,字承父;徐曰德,字德甫;刘丰,字丰生;任谓,字谓生;李信圭,字君圭:李彦,字彦士;杨达,字士达。

        示排行。古人常以原名为基础,在字的前面或字尾附以“伯(孟)”、“仲”、“叔”、“季”等字,代表排行次序。“伯(孟)”是老大,“仲”为老二,“叔”是老三,而“季”表最小。例:关承信,字伯信;曾朴,字孟朴;夏允彝,字彝仲;尔畅,字叔畅;长孙晟,字季晟。

        增美辞。北齐的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说:“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指明名有谱系宗族的作用,而字能起到彰表德操、崇尚美德的作用,故多在名字中增美辞,譬如“孝”、“德”、“景”、“文”、  “元”、“敬”、“崇”、“显”、“宣”、“徽”、“令”、“兴”、“善”、“宗”等等。例:李庆绪,字孝绪;章懋,字德懋;宋濂,字景濂;樊深,字文深;孙登,字元登;韩兴,字敬兴;周述,字崇述;刘孜,字显孜;崔猷,字宣猷;张纂,字徽纂;苏绰,字令绰;王庆,字兴庆;于三达,字三善;张宗之,字益宗。

2名与字意义相近

        名与字意义相近是古人取字时比较普遍也最为容易理解的一种思维。它主要利用训诂学中同义互训原理来依名取字。名与字相互呼应,严密扣合,自然连贯,共同表示一个深刻的内容或揭示意义。这种名字关系类型中的名与字通常可以构成现代汉语的联合词语。

        名词性并列结构。陈道规,字道则;裴仁基,字德本;高勋,字懋功;张弘范,字仲畴;孙权,字仲谋;董贤,字圣卿;孔闻礼,字知节。

        动词性并列结构。陈季连,字惠续;蓝继宗,字承祖;赵贺,字余庆;陈贯,字仲通;赵辅,字良佐;薛论道,字谈道;陈束,字约之;黄盖,字公覆;王引之,字伯申。

        形容词性并列结构。许慎,只叔重;管宁,字幼安;庾易,字幼简;陈从易,字简夫;高居简,字仲略;任忠,字奉诚;毛忠,字允诚;杜之伟,字子大;胡广,字光大;邢谐,字虔和;许谦,字无逊;刁柔,字子温;薛善,字仲良;符坚,字永固;柳俭,字道约;年富,字大有;郭敦,字仲厚;曲端,字正甫;李仕衡,字天均。这些名与字合在一起就组成了规则、基本、功勋、范畴、权谋、圣贤、礼节、继续、继承、庆贺、贯通、辅佐、谈论、约束、覆盖、引申、慎重、安宁、简易、忠诚、伟大、和谐、谦逊、温柔、善良、坚固、俭约、富有、敦厚、端正、均衡等现代汉语中的并列式词语。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标签

意义 古代名

宝宝咪呀健康网

Copyright © 2012-2020 宝宝咪呀健康网 版权所有赣ICP备18009975号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友情链接:
健康养生网
叶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