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家孩子不爱看书? 是怪你错过了这两个关键阶段!

时间:2019-08-13 10:25:00来源:作者:点击:

导读:
扫描关注公众号

高速路上塞车了,车辆停滞不前,不少人怨声载道,有些人似乎早有预料,跑到高速路上打羽毛球、打扑克,甚至还有跳绳、踢毽子的……正当众人热热闹闹地游戏,有一家四口吸引了旁人的目光——男人大概40岁,女人30多岁,大男孩5岁,小女孩3岁,他们并没有凑热闹,而是每人手里各拿一本书,在车里静静地看着,成为马路上的一道飘着书香的风景。

如果你家孩子有这些特征的,就代表阅读敏感期来了

1、无论什么书都翻来看,无论能不能看懂都一本正经地看,能看懂的会反复看;

2、凡是有书的地方,比如去到书店或图书馆,会热心地看个不停,一会翻看这本、一会翻看那本;

3、喜欢听故事,也会时常编故事给大人听,想象力丰富;

4、指着书上的字阅读,即使大多数时候看不懂,会自编发音上去。

阅读敏感期一般是在孩子4岁半到5岁半的时候来临,有些智力较好的孩子会提前,只要智力正常,一般不会超过6岁,所以如果父母错过了孩子的敏感期,甚至等孩子6岁后才让孩子阅读就迟了,6岁后的阅读相比于6岁前,孩子更难养成兴趣习惯,所以6岁前也称为儿童阅读的黄金期。

其次14岁前还有一次弥补机会,被称为儿童阅读的白银阶段,错过了之后孩子的自我阅读意识就只能处于“赶牛犁地”的状态了。

那么在儿童的阅读敏感期,父母该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1、家庭要有阅读的氛围

如果想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家里大人是最好的榜样,请每天在孩子面前读书,受大人的影响,孩子会更乐意接触书本。家里最好提供读书的条件,比如孩子有读书的地方,并且不被打扰,有适合儿童阅读的儿童书,更有助于孩子养成兴趣。

2、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应该读哪些书

9个月-1岁

色彩鲜艳的大图案硬纸书,刺激大脑发育,大人通过让宝宝一边看,一边说出事物的名称,为宝宝说话打好基础。

1-2岁

大幅图画的图书,最好跟日常生活相关,比如炊具、电器、家具、宠物、玩具等,更利于孩子阅读和接触。

2岁-3岁

父母适宜给孩子阅读一些简短、有趣的故事,力求用孩子听得懂的口语表达出来,而不是书面语。

3岁-4岁

给孩子选择有细节和情节的故事,但注意最好还是以大量图片为主,图片能促进孩子的想象力,有助于孩子喜爱上阅读。

4岁-5岁

推荐有故事情节的连环画,比如《西游记》等,有情节有图案,不仅吸引孩子眼球,还能让孩子持续阅读下去。

5岁-6岁

这阶段孩子会对科学类的儿童故事比较有兴趣,有助于孩子思考,还能促进孩子的动手能力,当孩子有此类需求时要努力配合,否则孩子会由于各种阻力而放弃。

6岁-7岁

幻想类童话一方面能满足孩子想象力驰骋的需求,孩子还能在有趣和轻松中感受愉悦,有助孩子沉浸在阅读的海洋。

8岁-10岁

可以适当接触历史故事了,并且也到了孩子可以自由流畅阅读的阶段,让孩子养成独立看书的习惯吧。

10岁-12岁

除非是非健康类书籍,建议家长不要限制孩子的阅读类型,只要孩子喜欢,大可放开手,开卷有益有助孩子建立广泛兴趣,建立更全面的知识。

各年龄段让孩子阅读的大原则是:孩子喜欢看的就不要阻止,但在不同阶段父母可以推荐建议的方式,而不是强迫孩子一定要读哪类型的书。

3、让孩子复述故事效果好

复述故事,培养的是孩子的记忆力、逻辑思维、表达能力、表演能力,一般来说,经常复述故事的孩子,语文水平也较高。不建议任务式的要求孩子,否则会阻碍孩子阅读的动力。尝试把自己当成虔诚的听故事的吧,孩子会越讲越起劲。

4、阅读还能让孩子养成好习惯

孩子们在阅读和听故事的时候,他们往往喜欢将故事的主人公往自己身上套,甚至把自己当成了故事的主角,当大人对主人公越赞赏,孩子就会越希望自己就是那个人。主人公的正面言行和品德,也更容易渗透到孩子身上,让孩子的正面言行会更正面,负面言行会得以修改。所以说好书是一辆正能量收割机。

阅读如此重要,但究竟什么书才适合孩子?

下面附上推广阅读“第一人”朱永新的实用书单,“让每个阶段的孩子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读物”,可以供各位宝爸宝妈们做一个参考。

0~7岁孩子的阅读书单

0~3岁基础阅读书单,10本

《中国童谣》

《大象杂技团》(“乐悠悠图画书”系列)

《可爱动物操》

《米米爱模仿》(“米米系列”)

《好饿的毛毛虫》

《鼠小弟的小背心》(“可爱的鼠小弟“系列<平装>)

《小玻在哪里》(“小玻翻翻书系列”)

《米菲住院》(“米菲绘本系列”)

《波波去购物》(“小鼠波波“系列)

《我要拉baba》(“噼里啪啦系列“)


0~3岁进阶阅读书单,15本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标签

阅读能力 亲子阅读

宝宝咪呀健康网

Copyright © 2012-2020 宝宝咪呀健康网 版权所有赣ICP备18009975号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友情链接:
健康养生网
叶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