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对待孩子的拿来主义(2)

时间:2019-07-21 10:37:00来源:作者:点击:

导读:
扫描关注公众号

  就算再慷慨大方,也不可能让尚不太明白事理的宝宝把自己最心爱的东西让给别人。下次小朋友来家里玩耍,应该把宝宝可能会“割爱”的玩具拿出来一起玩,宝宝最心爱的玩具最好还是放起来的好。孩子抢夺别人的东西时,父母应趁机灌输孩子“轮流”、“借用”的观念:“你可以先玩这个玩具车,但是再过5分钟,要让给小哥哥玩哦!”或是:“那是姐姐的娃娃,你要先问姐姐愿不愿意借给你。”当家中来小朋友做客时,父母可以请孩子给小朋友拿饮料、零食等,赋予他责任感和使命感,当他体会到分享的快乐,独占的心理就不会那么严重了。同时,强调宝宝“借”、“还”的概念也很重要,让宝宝知道,喜欢的东西可以暂时“借”来玩,但是不可以据为己有。养成借和还的习惯,对年幼的宝宝来说,是件好事。

  引导误区

  有的家长在无法说服孩子的时候,会采取惩罚孩子的行为,如告诉孩子:“你想独占玩具,那我就不让你玩,以此作为对你这种不当行为的惩罚。”其实这只是孩子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阶段而已,但因为不符合成人世界的标准,所以家长觉得孩子要受到惩罚,为他的“不当”行为买单,这样不仅不能让孩子改变行为,反而会变本加厉。

  重视对孩子的承诺

  案例

  妈妈带心心去朋友家过周末,朋友的孩子有一只可爱的玩具小狗,非常漂亮,而且居然会唱歌跳舞,心心觉得太神奇了,一直抱着小狗不愿意撒手,小主人也急了,就上来抢。妈妈忙去哄着心心,让她把玩具还给小主人,心心就是不同意,也不愿意回家,妈妈没办法,只好说:“你现在把玩具还给小姐姐,回去妈妈给你买个新的,好不好?”心心这才放开手,可是回家后妈妈并没有给心心买承诺中的礼物,心心生气了。

  妈妈正确引导

  答应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千万别为了一时的安宁而随口敷衍孩子。如案例中的妈妈,既然给了心心承诺,就一定要做到。如果父母能说到做到,父母在他心中就树立了正面的形象,下次遇到同样的情形,家长再来说服孩子,他的接受能力会高很多。但是父母要注意把握适当的度,别让孩子为了得到某样奖励而“听话”,那样会让孩子变得功利。

  引导误区

  处理孩子抢夺别人东西时,父母千万不要使用哄骗的方式。孩子一旦有受骗的感觉,下次就很难再相信父母的话了。遇到类似的情况时,他的占有欲望会更强烈,因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妈妈的“欺骗”让他觉得,不抓住这次机会,下次不一定能玩。

  适时的赞美

  案例

  周末彤彤一到游乐园就立即奔到滑滑梯上,开心的笑声一阵阵传来,其他小朋友看见了,也纷纷准备去玩滑滑梯,这下彤彤不干了,站在最上面就是不让别的小朋友上去。妈妈忙走过去说:“彤彤,别的小朋友也想玩,你和大家一起玩吧,还可以和小朋友比比谁滑得好呢,人多更开心,你试试?”彤彤想了想,同意了,一会儿,一串串笑声就飘荡在滑滑梯的周围。回家的路上,妈妈对彤彤说:“彤彤学会和朋友一起分享快乐了,彤彤真棒。”

  妈妈正确引导

  如果经过父母的解释、教导,孩子逐渐改正了“独占”的习惯,父母应适时地给予孩子赞美和鼓励,孩子便会知道这个行为是妈妈喜欢的,在鼓励和赞美之下,他自然会慢慢养成良好的社会行为。敏感的父母会注意到宝宝经常会因为被要求分享而与别的宝宝发生冲突,你需要做的是尊重孩子的权利,同时在合适的机会帮助孩子学习,让孩子逐渐知道游戏是“在规定的限制范围内的自由活动”。要记得,孩子准备好要分享时,是不需要父母用强迫的手段来要求的,当孩子与人分享时,你就会知道,孩子已经准备好了。

  引导误区

  常常看到家长劝宝宝把手里的玩具或零食分给同伴,即使宝宝不乐意,家长也百般劝慰,甚至威逼利诱。对于3岁以前的宝宝,分享是一个很难完成的任务。如果家长强迫,表面上孩子不得已接受家长的要求,但在心理上,由于自我意识建立不完全,成人之后更容易变成以自我中心、占有欲强的人。这个年纪的小孩,建立明确的自我意识是首要之务。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标签

宝宝咪呀健康网

Copyright © 2012-2020 宝宝咪呀健康网 版权所有赣ICP备18009975号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友情链接:
健康养生网
叶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