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散漫”对孩子的重要性(2)

时间:2019-08-23 12:19:00来源:作者:点击:

导读:
扫描关注公众号

试想,一个孩子在认真阅读,一个孩子在玩沙,家长知道玩沙也能带来收获,但潜意识里还是认为阅读带来的收获更大,这种心理暗示源于当下的认知:阅读的价值优于玩沙。

心理暗示自动帮我们做出时间安排:能接受孩子三分二的时间做有价值的事(注:是我们觉得有价值),三分一的时间玩自己的。不能接受孩子三分二的时论“散漫”对孩子的重要性(2)(图1)间都在玩自己的。

也许是因为我们国家的现实是人多资源少,竞争激烈,教育上我们一直很重视效率、专注,“散漫”则是个挺负面的词。

记得前段时间有个纪录片比较火,BBC拍的《中国老师在英国》,是中国的五个精英教师参加了英国一档电视节目,用中国的教育方式教英国学生。

参与项目的老师有个深刻体会,中国孩子比较规范,遵守纪律,能高效吸收课堂知识,英国孩子则比较“散漫”,在学习效率上远不如中国孩子。

就连很多英国网友也表示支持中国教师,认为中国老师戳中了英国教育的痛点。

但中国老师也发现,偶尔的“散漫”就像一片留白,在这片留白中,孩子可以自由发挥个性。一些有趣的观点、有创意的想法以及看起来无用的爱好,在这个空间里悄然滋生。

英国学生的有趣,会体现在极强的幽默感上。比如,课堂上讲关于锻炼的小故事,一个女孩比较胖,别人建议她要锻炼,她就回答说:“我每天都在锻炼,从沙发走到冰箱,从冰箱走到沙发”,风趣的回答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短期来看,效率越高,目标越明确,孩子的学业进步越快。但是,如果把教育拉伸到一个人一生的时间来看,我们又无法忽略“幽默感、个性、创造力”这些难以量化,却很可能未来价值更高的特质。

- 05 -

注重效率,专注于有价值的事,可以说是一种功利。

但我不是来批判功利的,功利在教育上难以避免,因为我们还不够优秀到可以让孩子随性而为、随风而长,没法像王朔一样任性,就不希望女儿成功,也不能像王健林那样,扔几个亿给儿子放飞自我。

我是想说,放空留白其实是更有远见的功利。

吴伯凡老师在《伯凡·日知录》里说过一句话:任何优势的取得,都有点像负债。任何一个优势的取得,都隐含着一个你意想不到的劣势。

效率是规律化、专注力带来的优势,这个优势隐藏着一些被忽略的失去。

我们接受孩子偶尔的放空,甚至是有计划的给孩子一些放空留白的时间,让他去玩自己感兴趣的直到很满足,或者什么都不做就是发发呆,是弥补了效率所不能及的短板。

这是一种有远见的理性,接受我们的认知还不足以判断未来,接受我们看事物的角度还很狭隘,留出一片空白,让孩子自己发挥。

前几天,和几个朋友追忆青春。我说,我青春时代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大学一毕业就急匆匆找工作,慌慌忙忙成了一个社会人。现在的我,会想,当时为什么不给自己一段“散漫”的空白时间呢?去到处走走看看世界也好,总结一下自己的大学生活也好,梳理一下未来的职业规划也好……不论是哪一种,这段“散漫”的时光,对我后来的人生发展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但当时的我不敢啊。快毕业时,父母每每打电话都是询问找工作的事儿,特担心我被时代的洪流抛下,赶不上一个得力的浪头。效率,效率,效率,是我的父辈教育我的方式。

可是,当你的生活特别充实时,就没有时间去思考、盘整、天马行空的想象。

长大后的我,回望时,才懂得了留白的重要。

现在,我会特意留一些空白时间给孩子,是想为他多留一些可能:有时候,“不做什么” 比“做什么”更重要。

偶尔“散漫”,是更有远见的效率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宝宝咪呀健康网

Copyright © 2012-2020 宝宝咪呀健康网 版权所有

易优模板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友情链接:
健康养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