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养在亲人家的孩子,将发生什么呢?

时间:2019-08-12 08:29:00来源:作者:点击:

导读:
扫描关注公众号


对所有的母亲而言,不管把自己的孩子完全寄养在谁家都不是件让人开心的事,哪怕是亲人家。作为一个有40年治疗经验的人,我可以告诉大家,母亲的感受就是如此。表象有时候具有欺骗性,大家可能会好奇,一个女人明明不满意这种安排为什么还要装作满意呢?对这个问题深究的人可能很少。但如果母亲的确不开心,人们很容易就能推断出这种安排对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

为什么母亲会将孩子寄养?

事实上,迫于经济压力、工作原因、健康状况,将自己的孩子交给奶奶、姥姥、姐姐、姑姑等亲戚寄养的大有人在,但这个选择也有文化色彩和大众观念的引导,有时候甚至没什么原因,人们也会选择这么做。

普遍的观点认为产妇生产后比较虚弱,需要一段时间调养(一般是一个月,又称坐月子)。于是,照顾婴儿的责任就会落在婴儿的第一个照顾者身上。如果这样,母亲和孩子的关系就不是一种“完全”的关系,与此同时,母亲也不是婴儿唯一的照顾者。但是,这一个月却对婴儿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无与伦比的重要性。坚持这种习俗的人可能没有意识到新妈妈会借助照顾新生儿找到做母亲的位置,而如果交给奶奶、姥姥带,这个过程只是让长辈们重新体验了一下做母亲的感觉而已。

社会习俗和惯例,常常根植于复杂而深邃的无意识动机。所以,我们不得不思考这个看似“现实”的行为后隐藏的深意:其目的是无意识地避免“老母亲”感觉被丢在一边,避免“新母亲”感觉自己获得了新的人生维度,这个维度意味着新母亲需要忘却自己的“女儿身份”,迎来自己的“母亲身份”。无意识认为这个新维度将会危及“对长辈的尊重”和“家庭的稳定性”。但无论如何,这种习俗虽然让母子双方很痛苦,却也有可取之处,初为人母的女性有时候确实需要母亲的支持,帮助其获得自信,而这种自信也会让新生儿受益匪浅。

童年期,是情感和认知体验最丰富的时期

童年期,是情感和认知体验最丰富的时期,也是情感和认知体验发展的关键期,虽然这种成长并不像智力、能力、语言和社交技巧那么明显。成年人都觉得孩子在学习,是在学习概念和知识的“小大人”。这种看法并不正确,成年人是“成品”,而孩子却不是。孩子学习不是在累积知识,而是在学习获得一个框架,一种人格。生物遗传在此类学习上并不重要,这种学习是一种情感的体验,教会幼儿在与他人和自己的关系中获得快乐和自信,拥有豁达的胸怀、开放的头脑、平静而仁爱的内心世界。如若不然,孩子会变得过于防备他人,怀疑世界,失去快乐,脾气暴躁甚至残忍无情。

寄养分离,对孩子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完全寄养不仅没有任何好处,还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痛苦和困境,特别是当孩子还处于婴儿阶段时。幼小的孩子被寄养在亲戚家,或者送到远离父母的城市,一住就是几年,而这几年恰恰是塑造孩子人格的关键期,几年后,当孩子已经把照顾者当作父母看待时,又被迫回到自己的亲生父母身边,这就造成了“二次分离”。此时,真正的母亲反而变成了“新母亲”,她不得不面对前一位“母亲”在孩子身上留下的痕迹。我已经记不得在咨询中听到多少次类似的悲伤案例,讲述者往往是三四十岁的成年人,有的甚至五十多岁,岁月如梭,但伤痛依然历历在目。“恶性分离”造成的最坏结果也许并不是主观情感的伤害,而是神经症的症状和延续终生的人格扭曲。

好,让我们试着去理解一下,为什么早期的分离会危害人格发展的平衡与和谐。

人们如果问我,什么时候寄养孩子危害低呢?我的回答是:什么时间都不合适,或者至少童年期不要这么做。事实上,只有当孩子不再是“孩子”时危害才会小一点,比如青春期,但青春期实际上也是少男少女们发展的特殊阶段,此时他们的人格在性成熟的压力下必须获得适度的调整。但另一方面,青春期时,人格的基本结构已获得了发展,外在因素就算对其有所驱动,但总体上影响不大。所以,可以说绝不该把儿童从父母身边带走。或者至少在学龄前,孩子应该和父母一起生活。

孩子在早期体验中的学习

现在,我们看看这个早期的学习阶段以及儿童的行为。第一个早期体验就是哺乳。此前的文章中我谈到过哺乳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可以复杂地划分成不同的阶段。哺乳的过程中,婴儿不仅是一个被动的角色,他们在用一系列的反应主动参与,也在无意识地解读这个体验。有时候婴儿确实非常被动,但另一些时候他们不仅主动而且很有攻击性。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标签

家庭教育 教育反思

宝宝咪呀健康网

Copyright © 2012-2020 宝宝咪呀健康网 版权所有赣ICP备18009975号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友情链接:
健康养生网
叶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