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遇险后无恙,家长却要揍他几下,明明知道这不是正确的教育方式,但是为什么控制不了?

时间:2019-08-14 16:46:00来源:作者:点击:

导读: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记得小时候有次差点在公园和妈妈走失,机智的我因为一路记住了几个重要路标(比如卖茶叶蛋和打锅盔的.....),惊慌之后慢慢寻得了回家的路,本想回家后向大人炫耀一番,求个夸奖。结果在回去的路上遇到来寻我的妈妈。当然,首先是一顿胖揍,揍完严厉的抛下几句诸如以后出门必须和她寸步不离的话。当时的我当然是一脸懵逼,其次是无比委屈,一路哭回了家,爸爸得知情况后,我又挨了一顿训。虽然事情过去了很久,但依稀记得当时自己的害怕、委屈与不知所措。本文的作者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了这一现象,在我们日常的亲子沟通中也有借鉴意义。


小时候的我是个不让人省心的孩子,在人多的地方和大人走散过几次。

印象最深是小学一二年级,一次在百货商场里,上下扶手电梯时选了错误的方向,大人们下楼,我却上了楼。发现身边没大人以后我没怎么害怕,老神在在的逛来逛去,直到被我妈发现。大老远就听见她气急败坏喊我的名字,我站在原地等她跑过来,啪!一个结实的巴掌就盖在我脸上,紧接着是一通疾风骤雨一样的当街痛骂。我五雷轰顶,站在人来人往的百货中心眼泪就掉下来,不知道自己做错什么了。

对于我妈来说,我丢了,给她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她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遭受了惊吓,而这股惊吓在有惊无险之后需要一个发泄的出口。尽管我不是故意走丢的,不是有意吓她的,尽管我并不知道自己走失会给她造成多大的担忧,尽管我已经被找回来了,但很多大人会理所应当的认为,小孩子是应该为这次事件受惩罚的,而且这个时候的打骂体现的是一种关心,一种在乎,并不是真正的厌恶痛恨,大人们不会认为这有伤害到孩子的感情。

而对于我来说,小孩子不是大人,感受不到很多大人觉得理所应当的道理,我是真的真的觉得“我妈突然翻脸了,天突然塌了,而我完全不知道为什么”。当然事后她也没解释,发泄完直接拉起我气冲冲地走了,留我沉浸在方才的恐怖之中,为自己父母的阴晴不定深感疑惑、自责和痛苦。

随着年龄慢慢增大,我开始发现,爱光有意愿是不够的,还需要足够的能力和合适的方式来表达。我妈妈对我的关心和爱毋庸置疑,不逊于世上任何一位母亲,但过去她表达爱的方式让我不能理解,甚至很不快乐。如果她当时能够抑制住将自己的不安惩罚在我身上的冲动,能够正确地认清“她所遭受的焦虑”和“她孩子的主观意识”之间不存在因果,也许她就能把对我的担忧转化为重新找到我的喜悦,顺利的表达出来,也许她就能有余力告诉我,妈妈这次着急是因为什么原因,你以后应该怎么做妈妈就不会这么着急难受。但更多时候,父母很难顾及到这些,那一刻的感性使然,事后的解释缺失,给孩子留下父母喜怒无常的印象,长此以往,孩子就像被关在笼子里,一会儿给糖一会儿被电的小白鼠,对环境的把控感彻底错乱,安全感缺失的人格由此而生。(事实上很多家长找到孩子第一反应是高兴,但以中国家长内敛的性格,当众对自家孩子表达喜悦和依恋会非常让他们害羞和难堪,这种想要表达喜悦而引发的难堪往往转化成宣誓权威的愤怒和鄙夷。同样的场景也发生在别人夸你学习好的时候,往往都是别人夸你,而你爸妈一个劲儿谦虚,一个劲儿损你。)

亲子沟通中很困难的一个地方,就是父母和孩子的心智不相匹配的情况下,如何让父母时刻照顾孩子未成熟的心智,做出让孩子能够理解的举动,进而一步步教他认识社会,认识人情。能做到这一点的父母首先就必须将自身的心智提升到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才能在关键时刻和孩子换位思考,才能给孩子创造一个稳定的提升环境。每一个孩子其实都希望自己能获得父母的认同和赞扬,只是他们不知道怎样才能做得好,而大人们总认为孩子做不好是因为“主观上”不想做好,无数误解由此而生。至于那些一旦受了惊受了气就急着往孩子身上发泄情绪的,往往很多自己都是孩子。

理解我妈的情绪也是到我大了以后,越是理解,越是宽容,也越是明白了为人父母的艰辛和不易。如今我想到今后要教育自己的孩子,更是心有戚戚。我不敢说自己已是一个完全成熟的人,也不敢说自己一定能成为一个好父母,但无论何时,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跳脱出自己的情绪,更多为他人的感受着想,一定是与人交往的必要原则。

作者的后记: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宝宝咪呀健康网

Copyright © 2012-2020 宝宝咪呀健康网 版权所有赣ICP备18009975号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友情链接:
健康养生网
叶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