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赢了,但却是“输了”

时间:2019-08-11 21:47:00来源:作者:点击:

导读:
扫描关注公众号

2016年的春节是我在英国留学的第五个春节,朋友们相约在爱丁堡度过的。并且还邀请了一对挪威的夫妇,他们是其中一个挪威朋友的哥哥和嫂子。北欧人民看上去都很憨厚和善。

一天临近晚上十一点,大家无所事事,有人提议来玩Uno。这是一个考快速反应的西班牙纸牌游戏。游戏很简单,原本只是为了打发时间,接近分胜负的时候,气氛渐渐变得凝重起来。我坐在椅子上,分明感觉到了肠胃紧张的蠕动。我知道:我想赢。

结果我运气很好,居然赢了。坐在旁边的那个挪威好友的哥哥转向我,拍拍我的肩,说“Congratulations.” (“祝贺你”)。他的笑容平静又温暖,他看着我的眼睛,仿佛我真的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

而我在那短短几秒钟内,是慌张的,是尴尬的。我为我刚才肠胃本能地想要打败所有人的感觉感到熟悉;也为他轻松真挚的祝贺感到陌生和惊讶;又在这样的熟悉和陌生的对比下感到愧疚。那时候,我的大脑就像被卡住了一样,一片空白。

我突然意识到:我长久以来最“合适”的应对祝贺的“谢谢”也是违心的。也许我也认定长久以来我接受过的祝贺也大多是违心的。而这一次我甚至不好意思说“谢谢”,因为“谢谢”一直以来只是我享受成功的一部分,跟对方其实毫无关系。我不是为了感谢他,而只是为了证明我能赢。我的眼里没有他,而只是在欣赏我自己。

似乎从小我们就“以失败为耻”。

小时候,大人们会自然地让你与同伴比个头,比跑步。长大一点后,就比才艺,比成绩,再大一点比学校,比工作,比相貌,比对象...... 于是在这样的环境的期望中成长,最终我们自己也不知不觉地,无时无刻地在个人发展中,在人际交往中,在伴侣关系中,在儿女教育中比较输赢,争强好胜。

比较,当然是难以避免的,人类需要站在赢的一方获得上瘾般的快感,人类社会需要在比较中进步。

问题是,好像没有人承认一个事实—— 比较,有赢就有输,有强就有弱。而每当你输了,人们的鼓励也总是:“没关系,别气馁,别放弃,要努力,要坚强,积蓄力量,总有一天赢回来,证明你有多强!”

那么这样的后果会是什么呢?

我们很快无视,甚至嫉妒或仇恨“赢”的一方,安慰着自己有一天要打败他。

我们把求胜的习惯注入体内,生活中就算最细小的事也能触发一轮争战(也许只是在你的内心,不一定真的实施)。

我们从不考虑赢有多好,输有多糟;而就盲目地崇拜赢者,惧怕失败。

最终,我们惧怕回馈,拖延任务,丧失尝试的勇气,丧失对于事情过程的判断,观察和体会。

我们的教育里,永远都在强调的是你要赢,你很强,你要越来越强。但是忘记了告诉我们,有一天你会输,然后你要怎么去面对它。而你有比一方面否认失败,另一方面为赢回来累积失败,更好的选择。

这个更好的选择就是:认输。于是你给自己守住了自我评价和发展的空间。认输,于是你给对方提供了喜悦兴奋的机会,认输,于是你会了解到世界上远比输赢更珍贵的东西,是打破输赢的隔阂,是分享善意的感受。

我想要说的是:强弱的较量是人类的本能,赢的快感和输的挫败也是人类不可避免的感受。

因此,教育的意义在于:如何从小培养和引导我们的孩子,完整而健康地面对输和失败。从而,不因为一次的失败,而变得退缩逃避,丧失勇气和乐观。也不因为一次成功,而变得骄傲自满,目中无人,丧失体会他人感受的能力。

“认输”是真正的“赢”。因为承认了输的存在,才能有能量包容输的挫败,才能有智慧放下输赢的争斗,才能有空间体会欣赏的喜悦,分享善意的感受。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标签

教育方法 亲子教育

宝宝咪呀健康网

Copyright © 2012-2020 宝宝咪呀健康网 版权所有赣ICP备18009975号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友情链接:
健康养生网
叶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