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前送去托管对孩子一定不好?这到底是迷思还是科学?

时间:2019-08-27 23:46:00来源:作者:点击:

导读:
扫描关注公众号
不论你是选择当全职妈妈,还是迫于各种原因不得不把孩子送去托儿所,我都建议你耐心地把这篇文章看完,因为我下面要列出的详细研究结果将帮助你体会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尤其是在教育理念和方式上,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对与错,重要的是找到最适合自己和孩子、让双方都舒服的方式:)

在德国,80后的父母们,也就是二、三十年前,90%的德国女性在有了孩子之后都顺理成章地成为家庭主妇,在家相夫教子,孩子5岁才去幼儿园是普遍现象,学校只上半天课,中午放学回家妈妈已经准备好了香喷喷的午饭。九十年代前的很多德国主妇都是等孩子读高中甚至上大学了才开始重新工作。

无独有偶,受到儿童发展心理学中的依恋理论的影响,国内现在也出现了这一股流行趋势,越来越多的80后高学历妈妈为了给孩子最佳的陪伴,为了帮孩子在童年早期建立起最强的依恋关系和安全感,选择放弃工作,在家做起全职妈妈。

可是,与国内的趋势刚好相反,如今的欧美妈妈们女权意识日益强烈,越来越多的女性追求经济独立,并将职业发展视为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部分。现在,三分之二的德国女性在休完一年的产假之后会重新回到工作中,有人为了兼顾家庭和孩子,会选择半职(每周20或30小时),也有人因为经济原因或个人职业追求而选择全职工作。

德国极少有老人能像中国的老人一样不分昼夜地伺候儿孙,整天围着孙子孙女转。为了满足职场妈妈们的工作需求以及鼓励职场妈妈多生育,德国政府近几年在公立幼儿园中大力推进了针对0至3岁儿童的托管班(分每周35小时和45小时制两种),费用比原来一直存在的私立托儿所低很多,让原本很多因承担不起高昂私立托管费而不得不全职在家或因职业发展不想被打断而放弃生育的妈妈们得到了解放!

现在,有了这种政府推出的托管服务,刚生完孩子的德国妈妈们可以相对自由地选择:到底是做全职妈妈全天候陪伴孩子直至三岁上幼儿园,还是使用托管服务腾出时间做自己的事呢?相信这个问题也困扰着不少中国妈妈。

这两种选择,到底哪一种对孩子发展最好?

这个问题上,国内专家的意见出奇的一致,都认为孩子三岁以前离开家人的怀抱去托儿所会对孩子的心理发展造成不可逆转的长期负面影响,这其中依恋关系理论被大肆宣扬和强调,托儿所被当成了洪水猛兽。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越来越多的80后妈妈坚持选择全职在家照顾娃,她们中有的是依恋理论的坚定拥护者,时时担心孩子离开妈妈身边就会安全感缺失,有的被迫无奈牺牲自己的事业待在家,只因为对国内专家说的托儿所负面影响怀有恐惧,不敢把孩子送去托儿所。

国内专家这种一边倒的意见真的有依据吗?有关0-4岁儿童接受托管(Day Care或学术上称为Nursery Experience)对其今后的发展影响在欧美已经有了长达五十年的深入研究与探讨。儿童发展领域的科学家们五十多年来的大量研究结果指出:托儿所并不像国内专家认为的那样如洪水猛兽,上托儿所对孩子既可能有好处,也可能有坏处,具体取决于托儿所的形式、教育质量、托管时长、儿童的家庭环境、父母社会经济地位等种种影响因素,没有绝对的好与不好。关于托儿所对儿童发展产生的影响到底有多长远,研究者们也从最初的对小学入学表现的影响(6岁左右)一直跟踪到了15岁时的影响!令人可喜的是,这些长期跟踪研究结果显示,高质量的托儿所对孩子的语言、认知能力发展和将来的学业表现都有帮助,并且这种影响在孩子15岁时仍然存在。

“托儿所的质量决定影响”

多项研究发现,在0-4岁时期接受高质量托管的孩子,在四岁半时表现出更高的语言发展水平、社交能力、记忆力,这种差别成功预测了孩子上学后的学业表现:即在四岁半时就表现出更高认知水平的孩子在入学后的认知学业表现(cognitive-academic achievement,包括阅读能力、词汇量、数学、逻辑类推能力)也会继续保持在更高水平,并且当研究者10年之后再去测量这些已经15岁的孩子的认知学业表现时,这种当年就种下的差距仍然存在,甚至连比例都几乎不变!

值得注意的是,托儿所质量与孩子认知学业表现(cognitive-academic achievement)之间的关系不是线性的,而是呈幂指数增长的。托管质量越高,对认知学业表现的提升效果就越明显。这也意味着,将托儿所的质量从普通提高到优质对孩子的认知发展有着非凡的影响。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标签

幼儿教育 教育反思

宝宝咪呀健康网

Copyright © 2012-2020 宝宝咪呀健康网 版权所有赣ICP备18009975号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友情链接:
健康养生网
叶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