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写的服!那些高情商的父母,原来是这么一招招练出来的(2)

时间:2019-08-08 15:06:00来源:作者:点击:

导读:
扫描关注公众号

如果我认为是重要的事,我会和儿子交流做此事的重要性及我的要求,即他一定要做此事,然后给定一个时间范围,但在这个时间范围内具体什么时候做、怎么做他可以有自主权。

比如每天用洗碗机洗碗这件事,我要求儿子当晚一定得洗,但他可以决定当晚什么时候洗。做了一段时间后,儿子一定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会与儿子再沟通一下,可以提我的建议。

有些家长试了几个星期就放弃了,因为他们没有马上看到他们希望看到的理想结果。孩子需要时间和经历去摸索应该怎样合理安排时间,在执行的过程中很重要的是多鼓励、多包容、适当的沟通。任务安排了,就别老盯着孩子,更不要婆婆妈妈啰里啰嗦的老提醒。啰嗦是个大敌,每天说一次甚至隔几天说一次有时会比一天说几次更有效,不信你试试?!

(二) 运用同理心 才知道宝宝心里苦

交流最基本的基础是运用同理心,即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不要以成人的标准要求孩子。

比如我们让孩子每天弹一小时的钢琴,有时孩子不想弹,我们就发火。咱们试着换位思考一下,假设你的另一半强迫你每天花30分钟到一个小时做一件你不太喜欢,但对你有好处的事,你有何感想?我承认我做不到,我每天坚持20分钟锻炼都觉得需要些毅力才行,而且这还是没人逼、自己想做的事。大人如此,何况孩子呢?

如果理解了孩子的苦处,我们对孩子小小年纪就能大部分时间坚持练琴的毅力应该表示敬佩才对,不是吗?有了这种同理心,我们的态度才会从指责转换为鼓励和帮助。

我们对孩子的一个行为想发火时,往往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比如,他拖拖拉拉,我们要迟到了,让我很恼火。如果运用同理心,我们会站在孩子的角度,比如前面提到的,考虑孩子的大脑发育还不成熟,考虑孩子的性格个性等等,我们也许可以预留更多的时间出来,不需要太赶。

【案例分享】 苹果带来的教训

孩子与大人看问题的角度确实不一样,举个我小时候的例子吧。

那时物质很匮乏,我还记得我们家有个大苹果,父母把它放在一个篮子里挂着很高的地方。一天几个小伙伴到我家,我就把这个大苹果分给小伙伴了。

父亲后来发现苹果没了,质问是不是我拿了苹果,我说是。

还没来得及解释,一个巴掌就打了过来。我当时感到非常的委屈,这件事对我的印象非常的深刻。

未征得家长的同意在家长的眼里就是偷,而在我的角度就是拿好东西分享给小伙伴,没做错什么啊。

可见孩子看事情是与大人看事情完全不一样的。如果站在孩子的角度,很多事我们就容易理解孩子了。

(三) 麻麻,用镜子多照照自己的坏毛病

我们老把发火的原因推给孩子,埋怨孩子的不是,但我们是否审视过在自己对待孩子的态度和方式上是否有问题。其实不难发现,尽管我们的用意是好的,但由于我们对待孩子的态度和方法不妥,我们无意中造成了孩子的“问题”,或者加深了孩子的“问题”。

《关于培养好习惯,最值得一看的文章》指出“几乎所有行动慢吞吞的孩子背后,都有个心急火燎、动作麻利的家长;所有不爱吃饭的孩子背后,都有个喜欢一勺接一勺往孩子嘴里喂饭的家长;所有不自觉学习的孩子背后,都有个对作业和分数过分计较的家长……如果想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先打量一下自己有没有坏习惯。”(尖叫君语:以人为镜,孩子的毛病其实反射出来你的问题。)

(四)一般的家长会发火 不发火的家长不一般

发火埋怨无济于事,我们需要做的是帮助孩子。

通过经常的沟通,把一些好的做事习惯和办法教给孩子。比如儿子小的时候,我与儿子一起读“The 7 Habits Happy Kids”。书中有“First thing first”一句话,读完书的一天,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书包拿到厨房,边从书包掏书边口中念念有词的“First thing first”, 老妈在一旁看得又惊又喜。

【案例分享】 最短的时间内把这三件事都做完

在我初中时,母亲开始告诉我华罗庚的统筹学,例如,烧水,做饭,拖地,怎样安排才可以达到最合理的优化。

华罗庚的统筹学让我今后的生活和学习非常受益,也成为我的习惯。

我经常告诉母亲这些,非常感谢她,因为我终身受益。

我也开始把这个概念教给儿子。比如一天晚上儿子要做三件事,打10分钟乒乓球、用烤箱热15分钟披萨、1分钟吃药,

我让儿子想怎样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这三件事都做完,即怎么安排做这三件事的秩序以达到最大效率。

告诉孩子什么是错的不能帮助他们,但是给他们演示什么是对的却很有用。

有些家长因为孩子想按自己的方法不想接受家长的方法而发火。难道家长一定知道什么方式是最适合孩子的吗?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标签

家庭教育

宝宝咪呀健康网

Copyright © 2012-2020 宝宝咪呀健康网 版权所有赣ICP备18009975号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友情链接:
健康养生网
叶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