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时依恋关系影响一生,如何培养宝宝安全型依恋?

时间:2019-08-14 17:43:00来源:作者:点击:

导读:
扫描关注公众号
合理育儿,提高抚育质量

妈妈对孩子所表现的行为特性直接影响着孩子对自身认知的模式。因此,从妈妈的角度来说,建立安全依恋要靠提高抚养质量。

1及时满足孩子各种合理的需要

理解宝宝给出的各种各样的暗示并学会快速辨别,比如宝宝什么时候需要帮助,什么时候需要你和他交谈,什么时候需要有不同的物体来观看,或者是他被过度刺激,需要一点安静的时间。

如果他因为需要安慰或者是食物而哭时,快速做出反应。在宝宝生活的前六个月不要担心会“过分溺爱”宝宝。宝宝需要你提供全方位的关心、理解和照顾。

  • 以一种温柔的,理解的方式对宝宝做出反应应该包含在每天需要完成的任务中,包括喂(奶)饭、交谈、换尿布、玩耍、洗澡等。

  • 一定要亲身参与。当你和宝宝一起交谈,唱歌,阅读和玩耍时,要进行目光的交流。为宝宝提供一个能刺激其发育和充满爱的环境。拥抱宝宝。

  • 和宝宝共同关注。把注意力放在同一事物上,比如,一起看书或者是玩游戏。

  • 2保持稳定、一致的抚养关系

    不要经常更换抚养者,特别是主要抚养者,尤其是不要突然更换,必须更换时一定要给孩子一个适应过程,且抚养方式不要发生太大改变,以免引起孩子过分的焦虑,同时抚养者对待孩子的方式要保持一致,不要经常变化,否则孩子无法有效的组织自己的行为而导致不安全或无组织无定向的依恋。

    小编曾接触过一个2岁的孩子,因工作关系,小编到早教中心听课,老师讲故事,“三只小猪在泥地里打滚,猪妈妈生气了……”一个上课的小女孩没听完就哭起来,妈妈带她离开教室,我也随后跟出来,一旁的阿姨只是不停地说“别哭了”,孩子还是很伤心。我轻轻地对她说:“你担心猪妈妈生气了就不爱小猪了是吗?”她倒不怯生,看着我点点头,我接着说:不会的,猪妈妈生气了也很爱小猪。就像你的妈妈一样,很爱很爱你,即使妈妈有时候生气,但是还是很爱宝宝。”她慢慢止住哭声,却不愿再去教室上课,反而要拉着我让我陪她玩滑梯。我趁机和她妈妈聊天,了解到这个妈妈自己打理一个公司,非常忙,自孩子出生就是阿姨带着,晚上睡觉也都是阿姨陪,孩子才2岁,却换了四五个阿姨了。在家也是一听到和妈妈有关的故事就哭。孩子一直拉着我陪她玩,直到快到中午要回家吃饭,才和妈妈离开。

    也许你会说,这孩子很好呀,不怯生。但是小编分析孩子不愿听和妈妈有关的故事,是缺少安全感,不怯生谁都跟,是因为经常更换阿姨,和妈妈没有建立定向的依恋,这对孩子的长远发展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3根据孩子的气质特点进行养育

    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气质,要分别对待。一些孩子天生很难照料,易烦躁、爱哭叫、不易抚慰,不喜欢密切的身体接触,拒绝养育者的亲近,这样的孩子,父母要付出更大的耐心,更多的关怀,给予更多的温暖与爱护。虽然形成稳定依恋时间较晚,但是以后同样会发展的很好。

    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

    温暖的、和谐的、互助的家庭氛围将有助于孩子在这种良好的环境下获得较好的依恋经验,从而有助于孩子安全型依恋关系的形成。

    相反,冷漠的、疏远的、拒绝的家庭氛围则会让孩子产生不安全的依恋经验,这些早期的依恋经验可能会影响孩子以后良好人格的形成和人际关系的建立。

    有证据指出,在童年时父母离婚或分居的子女多形成不安全依恋。父母婚姻冲突、争斗及随之而来的离婚等与孩子攻击性高度相关。分析原因可能是家庭冲突间接影响了父母对子女照顾的敏感程度。当孩子遇到挫折或困难需要父母的支持时,往往得到的是冷漠或训斥,久而久之,孩子便没有了安全感,并从父母那里继承了一套错误的认知方式。所以,父母应该给予孩子一个完整的和谐的家庭,这是为人父母的首要责任。

    父婴依恋不可替代

    爸爸对孩子来说,和妈妈同样重要。一档热门节目《爸爸去哪儿》也让我们意识到了爸爸在宝宝成长中的重要。爸爸不仅对孩子成长过程中价值观的形成负责,与爸爸的依恋关系还会孩子的社会情绪、认知以及语言的发展。

    小编的身边有几位这样的”暖爸“,(悄悄地说,一个是小编的老板)老板家有两个可爱的女儿,从大女儿出生,就写宝宝的成长日记,女儿什么时候翻身,什么时候长第一颗牙,每天读的书……每次看到老板在朋友圈发的女儿的照片,心里都是满满的感动,能抓拍到如此有爱的画面,在那个当下,爸爸心里、眼里一定都是无限的爱意;

    还有一个爸爸,儿子1岁多,公司晚上聚餐,8点多他就要回家,因为要陪孩子睡觉,他不在孩子睡不着;

    而小编自己的女儿,爸爸一回家,总要扑到爸爸的怀里搂着又亲又抱,吃完饭爸爸带着她玩,不时高兴地尖叫。

    和爸爸的依恋质量影响儿童的社会情绪发展

    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爸爸参与儿童教养的程度可以预测儿童尊重他人、同情他人等社会情绪发展。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宝宝咪呀健康网

    Copyright © 2012-2020 宝宝咪呀健康网 版权所有赣ICP备18009975号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友情链接:
    健康养生网
    叶酸